主要導航
電子學習通訊
主頁 > 電子學習通訊 > 電子學習通訊內容
讀者投稿:談談視障人士自學的過程
ELFA服務使用者 黃至威
我們現今身處在一個資訊十分發達的年代,可以說我們伸一伸手便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資訊。對於作為視障人士的筆者而言,有不少知識都是靠自己自學回來的,包括:編寫程式、操作發聲軟件、文書處理相關應用程式、影片編輯及聲音編輯的知識等等。
接下來,筆者便想以自己過往在自學過程中的體會,跟大家分享一下。
為何不直接找一位導師去教導我們?
我們找一位導師,就如同找到一位明燈,它可以通過他自身的知識和經驗去教授我們各種各樣的知識。例如你想學習關於烹飪的知識,你可以找一位名廚去教導你。
在導師教導的情況下,我們的學習過程,往往會由這位導師去主導,導師也會決定了我們學習的方向,唯導師只能夠教導我們他已有的知識。但是我們不是每次都能夠找到這位明燈,而且有時候要能夠請到這位明燈去教導你,可能我們需要花上一筆不少的金錢。
在這個時候,自學便成為我們其中一個可考慮的選項。
作為視障人士,我們在自學的旅程中,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第一,在心態上,需要有一顆願意去冒險的心。
筆者會這樣去比喻,古代探險家在找到新大陸之前,其實並沒有人能夠確切地知道那片新大陸位於世界上的那個位置,而且也沒有人能夠保證他們在接下來的這一次冒險中,便肯定能夠找到這一片新大陸,可以說整個過程都是充滿不確定性。
自學的過程亦是如此,我們在找到想要的知識之前,其實你可能未必會知道你能夠在哪裏找得到,你也不肯定你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夠找到這些知識。
面對這些不確定性,我們首先需要抱着一顆願意去冒險的心,嘗試在資訊發達的世界中尋找我們想要的知識,因為不願冒險的話,那麼即使知識在你的身邊,你也未必能夠找到他。當然,願意冒險並不代表你能夠很快便找到這些知識,但至少,你願意踏出第一步。
第二,是擁有資訊科技應用的知識。
接著上面的比喻,若果古代的探險家沒有航海相關的知識,即使他們有一顆願意冒險的心也好,他們可能也不會找到那一片新大陸,因為他們根本沒辦法跨越大海。
對於我們視障人士而言,這方面的知識便是資訊科技方面的應用的技能,包括:如何操作電腦、智能電話、發聲軟件、使用搜尋引擎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自學過程中所必須要使用到的工具,並且我們需要掌握使用這些工具的方法和知識,否則,只會變得有心無力。
舉個例子,若果你想學習英語的文法,你可能需要先打開你的電腦,接著,使用發聲軟件在搜尋引擎上搜尋相關教學的影片或者相關教學的網站,如果你不懂得如何使用電腦或者不懂得如何使用發聲軟件,你便無法執行這些操作。
第三,便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顧名思義,自學的意思可說是靠自己去學習,所以我們自己在這個自學的過程中便扮演着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由於自學是一個十分自主,且十分彈性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並不會有一個導師替你安排學習的時間表、也不會有人去替你管理學習的進度,你有良好表現的時候不會有人去讚賞你,你有較差表現時,也不會有人去鼓勵你。這一切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面對。
自我管理能力強的人,在這個時候更可以制訂一個學習的方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時間表、評估學習成效方法等。
總結而言,筆者認為,若果你有一顆願意冒險的心、有資訊科技應用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話,筆者相信你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自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