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跳至內容

主要導航

內容開始

電子學習通訊

 

主頁 > 電子學習通訊 > 電子學習通訊內容

讀《狼圖騰》有感

撰文:賽馬會無障易學計劃使用者 鄭濱岐

狼圖騰

圖片來源:http://www.jointpublishing.com

「狼圖騰」這三個字曾在我心中縈繞不去。前兩年,身邊朋友狂迷《狼圖騰》,我也被吊起胃口,想「一親芳澤」,不幸因各種原由中斷此舉。唯今日有幸從朋友之手得此書,解我「多年之饞」。

故事主人公陳陣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被迫「上山下鄉」,來到額輪草原成為當地羊倌。隨陳陣被指示在沒有畢利格老人的陪同下歸隊的行程展開,這位北京小夥子第一次與蒙古狼打了照面。在這有驚無險的首次會面中,我第一次見識狼除狡猾、貪婪之外的第三臉孔——它們見着獵物的第一眼並非單憑獸性來個餓狼撲食,而是按兵不動,頭狼派蝦兵蟹將到敵後方探清敵人戰鬥力。此舉猶如戰場上的兵士,正因為草原狼的機警使得陳陣耍得一手空城計,才能成功脫險。蒙古狼雖然讓到嘴邊的肉逃了,但我不認為它們蠢,反而為有此等智慧的狼群而吃驚,乃至向他們致敬。

草原狼的機智在接下來人與狼的對戰中無處不在,甚至到了神乎其技的地步。就拿獵捕黃羊的這一幕來說,證實「狼比人精」這句話的真實性。一年一度獵殺黃羊的好時機到了,陳陣和楊克等知青看着蒙古馬倌打黃羊的順溜勁而眼紅不已時,畢利格老人終於帶陳陣見識了狼與獵物鬥智鬥勇的過程。黃羊奔跑速度遠在蒙古狼之上,若想吃到美味的黃羊肉,草原狼唯智取。當一大群肥美的大餐近在眼前時,捕獵者們沒有立即撲上去,它們深藏暗處,等待良機,其耐性連身為人類的陳陣都自愧不如。待黃羊吃飽喝足,跑不動時,草原狼行動了,將期待已久的美味一網打盡。草原狼如戰士般的打獵方法固然令人驚歎連連,但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草原狼的遠見——它們並沒將所有黃羊趕盡殺絕,放走母羊與小羊羔,待來年又是一頓飽腹之食。

草原民族視狼為自己民族的神和圖騰,不單單是因為狼群們無時無刻在保護着草原的平衡,保持着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使草原民族千年不滅,還因為狼群們是草原民族的教官,教導他們如何捕獵;教導他們如何打戰,如何不被數量多自己好幾百倍,幾千倍的漢民族打垮,甚至將泱泱華夏大國打得四分五裂,打得改朝換代;也教導他們如何在瞬息萬變的草原生存——絕不趕盡殺絕。草原狼固然可惡,殺害其他牲畜,但它們能保護草原這條大命而不被草食動物這些小命扼殺殆盡。所以草原民族掏狼,除狼害絕不做絕,殺狼也絕不殺紅眼,將其全部殲滅。就拿陳陣與畢利格老人坐收狼之利時,也絕不將黃羊挖盡,留些給蒙古狼翌年開春食用。草原民族這種原始生活方式又何嘗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可持續發展呢!又何嘗不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必學之道呢!

《狼圖騰》的開頭是多麼美好的草原故事,充滿激情,富有神秘色彩,予人無限挑戰的趣味。在人狼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恨狼,敬狼,也愛狼。然而這並不是一本描繪草原爛漫生活的休閒小說。開頭有多美好,多令人嚮往,結局就有多麼殘酷。農耕民族將現代新式武器帶往這個原始樸素的草原;這些武器不僅打進草原狼的軀體,也打進畢利格老人等草原老一輩人的心中,更打破了草原的平和,打碎了草原民族的狼圖騰。漢人視如仇敵的蒙古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沙塵暴,是一批又一批草原生物因缺糧而亡。正如畢利格老人所說的「大命沒了,小命全都沒命。」沒有蒙古狼保護草原這條大命,草原生物,乃至草原民族這些小命又怎能活得長久!

現代科技高速發展,帶給人類舒適的生活。然而,人們物質生活不斷進步,精神世界卻不斷後退。人們為了追求物質,幾乎將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拋棄了。人類現今行動的目標都少不了向「錢」看。有商業潛力的傳統文化被用作賺錢工具,被大肆宣傳;而那些不具備商業價值的文化則逐漸被人們忘卻,拋棄,最終於歷史舞台上消失。這何嘗不是人類的悲哀,發展過快的代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