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跳至內容

主要導航

內容開始

電子學習通訊

 

主頁 > 電子學習通訊 > 電子學習通訊內容

參觀2020年樂齡科技博覽後記

樂齡科技博覽的宣傳圖

圖:樂齡科技博覽宣傳的圖

撰文:失明人協進會服務中心同工

一年一度樂齡科技博覽已於疫情下順利舉行,今年參展單位比往年少,但仍吸引不少感興趣的公眾人士前往參觀。往年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服務中心都會跟視障會員一同前往參觀,今年因疫情中心同事轉做網上直播。同事嘗試搜羅現場一些對長者有幫助的產品,透過即場介紹,讓會員知道創新科技怎樣協助因年老而出現起居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實現居家安老的願景。

與長者日常起居生活相關的,總離不開衣、食、住、行四方面。為減低患有腦退化症長者在社區走失的風險,賽馬會耆智園與聖雅閣福群會及香港科技大學研發「守護蹤」定位裝置,並配合「友里蹤跡」手機應用程式,讓走失的腦退化症人士透過藍牙短距偵測技術,只要社區人士下載了「友里蹤跡」手機應用程式,就能夠測到附近走失而配戴「守護踨」定位裝置人士,該社區人士就能通知照顧者有關走失人士的正確位置。這項裝置及技術能確保腦退化症人士不易走失,讓他們能夠持續在社區生活,居家安老。

飲食方面,近年不同團體推廣的「軟餐」,在博覽現場亦有多個參展單位作出介紹。針對有吞嚥困難的長者,長期進食「糊餐」–一些失去了原本形態和顏色的食物,只會令食慾下降,繼而影響健康﹔有別於「糊餐」,「軟餐」雖然改變了食物的質地及重塑外形,但仍能夠保持食物的原味、顏色,讓長者能夠重拾享用美食的樂趣。筆者也是一個喜愛研究飲食的人,因此也希望了解「軟餐」的製作方法。原來製作方法並非想像中複雜。只需先將食物攪碎、加入適量酵素粉,然後加熱,最後倒入該食物形狀的器皿內,讓其凝固,變成啫喱狀的「軟餐」,這樣就可以給有咀嚼或吞嚥困難的長者享用了。

此外,為讓長者能夠達到居家安老的目標,博覽現場亦展示多樣家居設施,目的讓長者不用大費周章改建家中設備而達至同樣效果。以往長者因為怕改裝麻煩情願自己不方便,現今科技也針對這情況發明一些新產品,例如可因應不同浴缸的高度而設的可調較高度的扶手,方便長者進入浴缸。還有一個加設在坐廁上的電動廁板,當長者如廁後,電動廁板升起同時帶動長者站立,這個設計確實令長者如廁後不用費力就能站起來,同時也能減輕照顧者的協助。

上述只是隅舉數例,可見科技的確可以改善長者日常生活。雖然如此,還要配合人本關懷,不時的問候閒談、又或者是定期的關顧探訪,揉合了「人」和「愛」的元素,這才是長者能夠得以持續在社區生活的原動力。